倉場村地處新邵縣北部。村中周氏宗祠牌樓大門上,有一副石刻對聯(lián):“溫泉抱繞濂溪第,天馬飛騰甪里家。”專家分析該聯(lián)寫出了村子的地形地勢和家世淵源。該 村岱水河泮,有一股巨大的泉水從巖石溶洞里冒出來。當地村民從泉水源頭處修建了一條水渠,環(huán)繞村落大院而過,這就是上聯(lián)“溫泉抱繞”的出典。周家大院右后 方,有兩座小石山自田垅中突兀高聳,好似一匹駿馬從天而降,故又稱“天馬山”,這是下聯(lián)“天馬飛騰”的出典。“甪里家”指的是秦漢之際隱士周術的故里,他 因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而留名青史。北宋理學創(chuàng)始人周敦頤(今我省道縣人)所居曰濂溪,世稱“濂溪先生”。曾以永州通判攝邵州事。他為官廉判明斷,政與學凸 現,是史上廉官文化的代表。筱溪周氏與周敦頤是同族宗親,所以統(tǒng)稱濂溪派,其居所皆稱“濂溪第”。
據實地考察,倉場村保存至今的古民居尚有10余座,其中較完整的是一座前后五進的木結構院落,即周家大院。該院坐北朝南,臺基平面呈不規(guī)則長方形。由槽 門、前廳、中廳、后廳、后堂組成,總進深約50米。從其建筑特征等情況與當地周氏譜系資料互證,可初步認定該院落始建于北宋晚期。
邵陽市文物專家認為,倉場村古建筑群歷史悠久,文化內涵豐富,與北宋理學創(chuàng)始人周敦頤世系關系密切,是研究濂溪文化重要實物史料,具有較高文物保護價值。
版權所有 2019 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
閩ICP備17015340號-1
電話:0595-22764666 22785088
郵箱:gjz066@163.com
地址: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溫陵北路北拓7棟207號